在线咨询

10 月 1 日起强制执行,跨境代理出口新规深度解读

作者:飞时达北京国际快递公司      2025-09-17    阅读数:6

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将于10月1日实施,重点规定代理出口企业须同步报送实际委托方信息及出口金额,否则将按自营出口缴纳企业所得税。新规旨在整治跨境贸易中"买单出口"乱象,要求所有报关单必须如实申报实际货主信息,终结"挂名出口"等违规行为。

  违规者将面临货物价值5%-30%的罚款、信用等级下调及刑事责任风险。针对不同规模企业提出合规方案:中小卖家应委托正规代理并保存全链路凭证;成长型卖家建议注册香港公司并与外综服企业合作;成熟卖家需自主办理进出口权并建立全链条退税体系。10月1日起个人将不能作为跨境运输纳税主体。

  2025 年 10 月 1 日,国家税务总局《2025 年第 17 号公告》将正式生效,这场被行业称为 "监管风暴" 的新政,以 "实名申报 + 穿透监管" 为核心,彻底重构了跨境代理出口的合规逻辑。对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市场采购贸易代理方及各类物流代理企业而言,填报委托方信息不再是可选流程,而是关乎税务安全的 "生死线"。

  一、新规核心:三个 "必须" 划定合规红线

  此次新政并非简单的流程调整,而是通过三重刚性要求构建起全链条监管体系,直指行业长期存在的信息不透明问题。

  1. 必须穿透至 "实际委托方"

  新政明确要求,代理企业报送的信息必须指向境内实际生产销售单位,而非代理链条中的中间环节。即使存在多层委托(如 C 代理 D、D 代理 E),最终报关的代理企业也需直接填报实际货主 E 公司的信息。若仅填报货代公司、中间代理等非实际货主信息,将直接触发违规认定。

  2. 必须同步报送三类关键信息

  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代理企业需通过《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逐项报送核心信息:

  基础身份信息:实际委托方的法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业务核心信息:对应海关出口报关单号、出口金额

  关联匹配信息:确保申报金额与报关金额、委托协议金额一致

  3. 必须承担穿透式监管责任

  新政构建了 "税务 - 海关 - 外汇" 三位一体的监管闭环,与前期出台的海关总署 277 号令(报关责任追溯)、15 号公告(平台数据报送)及金税四期系统形成联动。代理企业不仅要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还需留存委托协议、货权证明等佐证材料,以备税务核查。

  二、违规代价:从 "形式处罚" 到 "实质追责"

  新政通过明确且严厉的惩戒机制,彻底终结了 "买单出口" 等灰色操作空间。根据公告规定,违规行为将面临阶梯式追责:

  1. 直接税务追责:视同自营缴纳全额所得税

  这是新政最具杀伤力的处罚条款。若未按要求报送信息,代理企业将被直接认定为 "自营出口",需就全部出口金额缴纳 25% 的企业所得税。例如,代理出口 1000 万元货物的企业,若未报送实际委托方信息,将需补缴 250 万元企业所得税,远超其正常收取的数万元代理费。

  2. 附加经济处罚:滞纳金 + 高额罚款

  在补缴税款基础上,企业还将面临双重附加处罚:

  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年化 18.25%)

  若被认定为 "故意隐瞒",将面临最高 5 倍的逃税罚款。以 1000 万元出口额计算,罚款金额可达 1250 万元。

  3. 长期信用惩戒:纳入高风险监控名单

  违规企业将被税务部门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实施 3 年以上的全流程监管。在此期间,企业出口退税审核将从严从慢,还可能影响外汇结算、海关信用等级评定,对日常经营造成持续性负面影响。

  三、实操指南:两类主体的合规应对策略

  距离新政生效已进入倒计时,代理企业与委托方需快速完成流程调整与风险自查,避免被动违规。

  1. 代理企业:构建 "事前核验 - 事中填报 - 事后留存" 体系

  事前核验:建立委托方资质审核机制,要求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货权证明等材料,穿透确认实际货主身份

  事中填报:在预缴申报期内(月度或季度终了后 15 日内),对照报关单逐笔填报《汇总表》,确保 "报关单 - 委托协议 - 申报表" 三单数据一致

  事后留存:将委托协议、审核记录、物流单据等资料归档留存至少 5 年,满足税务机关 "穿透核查" 要求

  2. 委托方(实际货主):主动配合 + 合规举证

  提前准备:向代理方完整提供企业身份、货权证明等资料,避免因信息缺失导致代理方申报延误

  同步申报:及时将委托出口收入纳入自身营业收入申报,确保与代理方申报数据形成匹配

  留存证据:保存好采购合同、出口发票、物流单据等,证明货权归属与出口真实性,降低代理方核查压力

  四、行业影响:合规成为跨境出口的 "入场券"

  此次新政标志着跨境出口行业从 "野蛮生长" 进入 "合规红利" 时代,不同主体将面临分化与转型:

  对中小卖家:依赖 "买单出口" 的企业生存空间被彻底压缩,需尽快办理进出口经营权,转向正规委托代理模式,或依托合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出口

  对代理企业:单纯依靠 "借资质、赚差价" 的低端代理将被淘汰,具备信息核验、合规风控能力的专业代理机构将获得市场青睐

  对合规企业:长期坚持正规申报的企业将摆脱 "劣币驱逐良币" 的困境,在出口退税、融资授信等方面获得更优政策支持

  结语:合规不是成本,而是生存根基

  10 月 1 日的新政生效日,将成为跨境代理出口行业的 "合规分水岭"。对于企业而言,与其纠结短期调整成本,不如尽早完成流程优化 —— 毕竟,一次违规带来的税款、罚款与信用损失,足以让多数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危机。在 "穿透式监管" 成为常态的今天,精准填报每一条委托方信息,就是守护企业的生存底线。

上一篇  中国邮政俄罗斯线来袭,轻小件出海迎来物流
下一篇  快件空运货物需要办理哪些报关手续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