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国际快递延误原因(这5类情况容易耽误收货)

作者:飞时达北京国际快递公司      2025-09-17    阅读数:23

国际快递从 “门到门” 的全链路涉及取件、仓储、空运、清关、派送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节点出现偏差都可能导致延误。其中,以下 5 类情况是引发延误的高频诱因,不仅会拉长收货周期,还可能伴随额外成本或风险。

  一、清关环节:最常见的 “卡关” 重灾区

  清关是国际快递的 “必经关卡”,也是延误概率最高的环节,占比可达所有延误案例的 40% 以上。核心原因集中在资料问题、货物属性、海关查验三大类:

  资料缺失或不符:这是最基础也最易犯的错误。若商业发票信息不全(如未注明货物品名、数量、申报价值、HS 编码)、申报价值与货物实际价值偏差过大(过低可能被判定为 “低报避税”,过高可能引发关税争议),或敏感货缺少合规证明(如带电货物无 MSDS 报告、化妆品无备案凭证),海关会直接暂停清关,需收件人或寄件人补充资料后重新审核,这个过程通常会延误 3-7 天,严重时可能长达 2 周。

  货物涉及特殊监管:部分货物因品类特殊,需额外通过海关或商检审核。例如,食品、药品需提供卫生检疫证明,医疗器械需提前备案,仿牌、侵权货物可能因知识产权问题被扣留,这些情况都会触发 “特殊清关流程”,审核周期比普通货物多 5-10 天,甚至可能被直接没收。

  随机查验或重点抽查:海关会对进境货物进行随机查验(抽查率通常为 5%-15%),旺季或敏感时期(如节假日前后、政策收紧阶段)抽查率会提升至 20% 以上。一旦被抽中,货物需从清关仓库转移至查验场,开箱核对品名、数量、成分等,整个流程需 2-5 天,若查验发现问题(如申报不符),延误时间会进一步延长。

  二、运输与仓位:旺季、天气与中转的 “连环影响”

  运输环节的延误多与资源调度、自然因素、中转衔接相关,尤其在物流旺季时问题集中爆发:

  空运仓位紧张:每年 “黑五”“网一” 前后(11-12 月)、中国春节前(1-2 月)、跨境电商大促节点,全球空运需求激增,航空公司仓位供不应求。货物可能需在起运地仓库排队 1-3 天等待装机,若未提前订舱,甚至会出现 “有货无舱” 的情况,导致整体时效顺延 3-7 天。

  天气与不可抗力:国际空运依赖航班运输,极端天气(如台风、暴雪、沙尘暴)会直接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货物需等待天气好转后重新安排航班,延误时间从 1 天到 1 周不等。此外,地震、战争、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导致部分机场关闭、航线中断,这种延误往往持续时间更长且难以预估。

  中转衔接失误:部分国际快递需经枢纽机场中转(如 DHL 经德国科隆、FedEx 经美国孟菲斯),若前序航班延误导致错过中转衔接,货物需等待下一班可用航班,通常会延误 2-4 天。若中转仓库出现货物分拣错误(如贴错目的地标签),延误时间可能延长至 1 周以上。

  三、收件方问题:被忽视的 “末端延误” 诱因

  很多人认为延误只与物流公司相关,实则收件方的配合度直接影响末端派送效率,这类延误占比约 15%:

  地址信息错误或不全:这是最典型的问题。若收件地址缺少关键信息(如门牌号、单元号、街道名称拼写错误),或电话号码无效,派送员无法联系收件人、定位地址,会导致货物被退回当地分拨中心,需收件人重新提供信息后二次派送,延误 3-5 天,部分渠道还会加收 “二次派送费”。

  收件人不在或拒收:若派送时收件人不在指定地址(且无代收人),派送员会留下通知条,需收件人自行联系物流公司预约再次派送,这个过程会延误 1-3 天。若收件人因关税过高、货物不符预期等原因拒收,货物可能被退回或销毁,不仅延误收货,还会产生退回运费等额外成本。

  目的地特殊限制:部分国家 / 地区对收件人身份或货物有特殊要求,例如巴西要求收件人提供税号(CPF/CNPJ)才能清关和派送,若收件人未提前准备,货物会在清关后滞留,直至补充信息后才能派送,延误 5-10 天。

  四、货物本身问题:从源头埋下的延误隐患

  货物的类型、包装、重量等属性,会直接影响运输流程的顺畅度,甚至触发额外审核:

  敏感货未合规处理:若将电池、液体、食品、仿牌等敏感货伪装成普货寄送,未通过合规渠道(如敏感货专线)申报,货物在安检或清关时会被查出,面临扣留查验。需寄件人提供合规证明或重新走敏感货流程,延误 7-15 天,严重时货物会被海关没收且无赔付。

  包装不合格:包装过软(如仅用塑料袋包装易碎品)、密封不严(如液体泄漏)或重量 / 体积超标,会导致货物在运输中损坏、被分拣系统卡住,或因不符合空运 / 派送标准被临时处理。物流公司可能会通知寄件人重新包装,或安排特殊运输,延误 2-5 天。

  超重 / 超大件无提前报备:超重(如单票>100kg)、超大件(如长宽高之和>300cm)货物需要特殊装卸设备和空运仓位,若未提前向物流公司报备,货物到达仓库后无法及时安排运输,需等待适配的仓位和资源,延误 3-7 天。

  五、节假日与旺季:周期性的时效 “拥堵期”

  节假日和物流旺季会导致全链路资源紧张,属于可预见但难以完全规避的延误因素:

  节假日停工:起运国或目的国的法定节假日(如中国春节、美国圣诞节、欧洲复活节)期间,物流公司的取件、仓储、清关、派送等环节会暂停服务。货物会在节假日前后积压,恢复运营后需排队处理,时效通常顺延 3-7 天。

  旺季资源挤兑:跨境电商旺季(如 “黑五”“网一”、618、双 11)、国际展会前后,货物量激增,空运仓位、清关人力、派送运力都会出现 “供不应求” 的情况。货物可能需排队 1-3 天才能装机,清关审核周期从 1-2 天延长至 3-5 天,末端派送也会因包裹量过大出现延迟,整体时效比平时慢 5-10 天。

上一篇  节假日国际快递会停运吗(旺季时效如何保障)
下一篇  空运“货物超重”如何处理?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