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越南国际快递公司在发达国家的主流运输方式甩挂运输在中国发展的难点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新加坡、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此甩挂运输的普及率基本都达到了70%以上,成为了这些国家的主流运输方式。而我国的甩挂运输发展之路则异常坎坷,在历经数十年还是没有得到推广。这种被国际公认并广泛采用的先进运输方式,为何在市场体量巨大与发展前景无限的中国迟迟推广不开呢?
 
  越南国际快递公司记者了解后发现除了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国内甩挂运输发展的难点还是在于物流基础太差,其具体表现在车辆的标准化不足、运输过程信息化差以及货源不集中等的方面:
 
  ①车辆标准不统一,所有权被隔离
 
  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其社会需求量很大,而其中数量最庞大的就是专线企业,它们的准入门槛低,对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和车辆配置及资金规模的要求小,所以吸引了不少夫妻档和车老板的加入。
 
  为了降低资金压力,这些小微企业在购车时多以价格为导向,导致了每家企业的购车标准都不统一,自己的牵引车甩自己的挂尚且可行,但是难以对接上其他公司的挂,而且在甩挂运输的过程中是会涉及到挂车所有权的问题,在没有达成合作的话,这种所有权是隔离的,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起来。
 
  ②运输过程信息化不足,效率低下
 
  我国越南国际快递公司物流的现代化进程虽然起于上世纪90年代,但是到现在为止技术水平和运营模式还不够成熟。
 
  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因为运输过程缺乏信息化,所以司机的驾驶行为一直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乱闯红灯、抢道、疲劳驾驶等行为频频出现,不仅容易造成财产损失,还时刻威胁着交通道路安全。
 
  而且司机开车急、猛、险会加速发动机的损耗和油耗,间接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企业要使运输过程信息化,有效监督司机的驾驶行为,加强对路线的规划、货物安全的监管,以此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保障,这是甩挂运输实行的重要基础。
 
  ③往返线路货量不对等,运输成本高
 
  欧美国家的城市、工厂分布基本集中在沿海地区,但我国却因为受地形和历史城镇布局的影响,城市密度分布不均匀,受此影响,我国的工业布局也比较散乱,而工厂是大多数物流企业的货源地。
 
  货源地过于分散对于越南国际快递公司物流企业来说并不是好事,为了得到更多的货源,物流企业需要布局更多的线路和车辆,但并不是所有的线路上都能拉到返程货,往返线路上的货量不对等造成的空车油耗、人力成本都不小。
 
  在今年的1月18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中国物流业2016年发展回顾与2017年展望》中称,2016年我国的物流总费用约11万亿元,与GDP的比率约为15%,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在8%~9%,其中美国的物流成本约为当年GDP的8%,日本约为11%,差距显而易见
 
  越南国际快递公司改进基础:场站和挂车的投放
 
  而在物流成本方面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原因就在于甩挂运输的普及,相比于欧美国家70~80%的占比,我国的甩挂运输目前仍然是处于起步的阶段。
 
  都说甩挂运输是实现降本增效的最佳渠道,它的降本体现在哪里?增效又体现在哪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用“挂停车不停”换来“货停车不停”,除了要有足够的货量支持,最重要的还是硬件资源——场站和车辆。
 
  但是场站是属于公众资源,车辆的购置属于重资产的投入,对于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资金的压力太大了。来源:越南国际快递公司


国际快递 国际物流 国际货代 淘宝代购 国际空运 国际货运

上一篇  新加坡国际快递公司物流业从“傻大笨粗”到智能化、绿色化的华丽进阶史
下一篇  悉尼仓库 国际快递分析体外诊断试剂物流模式现存问题与发展模式

更多  >>